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板書
[作者] 周劍英
[內容]
板書不僅是一門學問,也是一門直觀表達的藝術,板書設計的精、全、美是最重要的問題。
一、板書設計要力求“精”
板書設計力求“精”,就是要用簡練的文字,高度概括較復雜的課文內容。
要達到對課文內容進行有主次輕重的概括,教師首先必須吃透教材,抓住重點、難點和一些關鍵性的詞語,在此基礎上精心構思,反復篩選,用最精練的語言在黑板上列出課文線索或內容提綱、段落大意、中心思想等,達到以簡馭繁、語約義豐的目的,起到便于學生記憶的效果。
特級教師于漪在講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《春》時設計的一幅板書堪稱板書之“精”的典范;
迎\
繪—春
頌/
這幅板書只有廖廖數字,但卻揭示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,概括了全文的內容,體現了文章的結構,啟發學生掌握課文內容。文字雖少,但內容豐富,印象深刻。
再如《變色龍》的板書設計:
奧楚蔑洛夫 名貴的狗 怪伶俐的狗 驕貴的動物
│ /\ /\ /
│ / \/ \/
狗 瘋狗 野狗 下賤胚子
這個板書文字亦很少。圍繞“這到底是誰家的狗”這一問題的發展變化,從一波三折的曲線中可以啟發學生去思索奧楚蔑洛夫的善變,他為什么會以狗的主人的變化而迅速轉變自己的態度?進一步啟發學生去了解奧楚蔑洛夫對有錢有勢者謅媚的奴性,對貧窮者專橫粗暴的官氣,見風使舵,反復無常的本質。
二、板書設計要“全”
板書設計“全”,即全面完整,有較強的系統性。板書不是無規則的羅列,而是經過教師的編排設計,確定寫哪些內容,怎樣布局,達到“語不接而意接”、“藕斷絲連”的效果。
例如魯迅先生的《故鄉》中關于閏土形象描寫的板書設計:
少年時的閏土 中年時的閏土
紫色的圓臉 臉色灰黃、眼睛通紅
頭戴小氈帽 頭戴破氈帽
頸上戴著銀項圈 身穿極薄的棉衣
紅活園實的手 手像松樹皮
很高興 歡喜而凄涼
裝籮捕鳥 要香爐敬神
多子 饑餓│ │ 苛稅 兵匪 官紳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像個木頭人了 │
這一板書設計突出了文中所用的獨特的對比寫作手法,通過對少年閏土到中年閏土變化的展現,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憎,使學生把握住文章的思想意義。
- 上一篇論文: 讓“批注”成為閱讀教學上跳動的音符
- 下一篇論文: 《讀寫例話》在小語教學中的重要性